熱騰騰的羊肉爐是冬日最好的慰藉,但當氣溫回暖,人潮散去,羊農的生計卻是岌岌可危。彰化芳苑「宜家畜牧場」的施友超,瞄準羊肉銷售不穩的問題,與太太吳宜家一同創立「天香羊肉爐」,要用簡單便利的料理包作橋梁,讓國產羊肉走上每戶人家的日常餐桌。
「國產羊的飼養者平均年齡,你覺得大概是幾歲?」初訪彰化芳苑的宜家畜牧場,一開場青農施友超就先科普了國產羊知識——飼養肉羊的酪農戶們平均約65歲、飼養乳羊者75歲,1988年次的他笑笑說:「還有我們這些拉低平均的喔。」
從小,施友超就是「放羊的孩子」,父執輩在彰化畜養肉羊有近30年經驗。如今生產者平均年齡越來越高,他將此現況歸因於產業長期以來的不穩定性。「天冷想要進補時,大家才會想到要吃羊肉,」他指出,淡旺季的需求落差,導致羊肉的市場價格在冬夏季明顯不同,「這三到四成的價差,就是賠錢和賺錢的差異。」